恒诺香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妻薄情 > 第 156 章 理嫁妆

第 156 章 理嫁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八月出宫,十月出嫁,程丹若有了两个月的假期。

虽然不能吹空调喝可乐,一觉睡到自然醒,但比起皇宫里绷弦,这确实难的休憩。

她每天早上起来,向洪夫人请安,陪她吃饭,然后去前院读书练字,下午院子做针线。

不出门,不社交,就差把“安分守己”四个字写脸上了。

晏鸿之感慨:“你都不给为父一个提点你的机会。”

程丹若:“……义父请说。”

晏鸿之谆谆善诱:“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成亲前还低调一些为好。”

她点头:“。”

晏鸿之:“但也不必这韬光养晦。”

程丹若作洗耳恭听状。

他:“午睡后过来一趟。”

她眨眨眼,微笑。

“见一面无妨。”晏鸿之非常开明,“郎说要和你说说嫁妆的事。”

程丹若想想,同意了。她已经看过自己的嫁妆单子,靖海侯府送来的聘礼,晏家原想让她全部带走,被她婉拒了。

晏家为名声计,肯定要替她备份厚嫁妆,可毕竟不亲生父母,实难为情。

故此,程丹若将聘礼中的名画古籍,全都留下来给晏鸿之,这样,晏大、晏二不至于不高兴。

晏鸿之说她见外,她也不改主意。

幸好洪夫人劝:“丹娘也体谅咱们,这样,老大老二媳『妇』也高兴,他们兄妹反能存些香火请。将来你我百年,再留给她一些体己就了。”

晏鸿之这才同意。

所以,晏家这次出的嫁妆不,最值钱的江南送来的彩漆螺钿拔步床,价值百两,其他的都相应的家具,比如箱笼、橱柜、案几、炕桌、屏风,因晏家祖籍海宁,都江南的款式。

再加上一些好料子的布,差不就八百两了。

的,只有家具,就快千两银。

程丹若想,难怪普通人家养不起女儿,这确实也太贵了。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嫁妆,光这点怎够呢?

王家大概也知道,所以,王四太太送了两个箱笼来,里头都姑娘家用到的器具,什香筒、围棋、双陆、花瓶,以及一个很漂亮的妆奁,打开就铜镜。

王四太太客气说:“不什值钱的玩意儿,你与我家絮娘情同姐妹,就为你添妆了。”

这话要反听,意思,这可能原王咏絮嫁妆里的。

晏鸿之一语道破窍:“王厚文给了你一个出身,半份嫁妆,这还你年的救命之恩啊。”

程丹若拒绝的话就咽了去。

救命之恩,不让人家用钱还的话,就挟恩图报,结仇了。

她只能收下。

接,前两天,黄夫人上门拜访。

“好久没见你,清减了。”黄夫人怜惜说,“老太太惦记你,你也该爱惜自己的身子。”

从前,只有自己上门的份,哪有劳动黄夫人的候,程丹若感慨,口中却更恭敬:“原该我去探望老太太的……”

话没说完,黄夫人就截住了。

“这什话,哪有快出嫁的女儿到处跑的?”黄夫人体贴道,“老太太也不曾怪罪,只想你罢了。”

程丹若微笑。

黄夫人说:“你在我们家好些年,算我们半个女儿,家里的情况呢,你也应清楚,老爷才谋了差事,银钱不丰,你可别嫌弃。”

“长辈待我的心意,岂能以寡衡量?”程丹若说,“我都明白的,若没有表叔表婶,也没有我今天了。”

黄夫人十分满意,打开带来的匣子,里头两套完整的金头面,分两不差。

金身的价值加上工价,也要五百两银子。

程丹若算了一笔账。

谢家聘礼除却常见的,还有两千两的银票,晏家备了一千两的家具,去掉她留在晏家的古董,价值约五千两,王家+陈家的添妆,差不也有一千两,加上皇帝赐百金,也就一千两,已经凑足七千了。

数字不小,但毫无真实感。

程丹若不由想起了山东的难民,七千两银子,足够她富贵安逸一辈子,可丢在动『荡』的世间,怕连个响声也无。

钱很值钱,又一点不值钱。

然了,不管怎样,有钱总好的,少保障了她的将来。

程丹若已经很满足。

晌午过后,她午睡起来,略作梳洗就去前头。

书房里,瞧见了翻她作业的人。

谢玄英说:“你这字——”

“谢郎。”程丹若蹙眉,觉这个不好的兆头,“没有经过我同意,我希望你不要碰我的东。”

她夺他手里的纸,塞书页:“这不君子所为吧?”

谢玄英一肚子的情思,被这不愉快的开头给堵了去:“我为什不能看?”

她问:“你会这翻你兄长的书信吗?”

“你放在这儿,我才看的。”他抿住嘴唇,“况且练字,不书信。”

程丹若反省自己的态度,确实有点过激了,便缓和语气:“好,不知者不罪,我的错。但我不喜欢别人翻我的东,你下次不要『乱』碰了。”

谢玄英提醒:“我们会夫妻。”

她:“那也一样。”

他:“可我想看。”

程丹若还以为他要来一番“夫妻间隐私尺度”的讨论,没想到他不讲套路,一个直球给她打了来。

“我想看。”他伸手,“给我吗?”

她:“……”只好默默掏出来,拍他手里。

有去无,手收不来了。

程丹若抬首,目光撞他的眼底。她不不承认,比起美出尘的少年公子,她更吃二十岁青年,玉树清光,英姿勃发。

美青年,以颜值服人。

她礼貌挣扎一下,想挣不脱就算了,结果一劲,松了。

“?”

谢玄英弯弯唇角,展开已经有些『揉』皱的练字纸,认真夸奖:“比以前写的好。”

程丹若:“谢。”

“这个我收下了。”他折好,塞入衣襟,又抽出袖中的薄纸,“同你换。”

程丹若接过他递来的纸张,上面好些字迹:“什东?”

情书?

不。

田契,看址,全都山东青州的田,面积从几亩到十几亩不等,间就去年的冬天。

她拧眉:“哪来的?”

“别担心,公价买的。”谢玄英解释,“青州卖的百姓甚,豪强欲以低价贱买,我收拾了一些人,但光靠赈济,钱粮不够过冬,只能让百姓卖田。”

他叹口气,心情陡然沉重:“我以公价十两买来,这样,他们就不敢低于这个价格收购了。”

程丹若也沉默。

“以买代赈无奈之举,你不能不让百姓卖田,借贷利润更甚。”谢玄英道,“这里大概有八十亩,你拿去收好。”

她惊讶:“你买的田,给我干什?”

“还能干什?你会收老师给的吗?”他隐蔽拨她垂在背后的发梢,“谁家不陪嫁田产,你总不能少这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