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诺香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王侯 > 第一百零二章 削藩两难

第一百零二章 削藩两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皇宫昭仁殿,单檐歇山着萧凡站起身,在偏殿内四下寻找起来,嘴里大声道:“黄先生,出来吧,你别躲了,世上有先生躲学生的道理吗……”

朱允炆气得跺脚道:“你怎么老不信我呢?”

萧凡没理他,犹自四下搜索,搜到后来,连殿内的桌子,椅子都不放过,找了一大圈儿,还是没发现黄子澄的踪影。

朱允炆冷眼看着他,道:“这下死心了吧?黄先生乃当世大儒,怎会跟学生玩这种躲起来不见人的把戏?”

萧凡点了点头,终于放弃了寻找:“好吧,我相信了,你是个有主见的人,不会被别人当枪使……”

朱允炆得到萧凡的肯定,顿时眉开眼笑。

接着,萧凡忽然伸手端过身旁桌上的茶盏儿,揭开杯盖后,一脸肃然的朝冒着热气的杯子大喊道:“黄先生!别躲!我看见你了,你就躲在这杯子里,出来吧!小心淹死!”

朱允炆脸黑,擦汗:“…………”

笑闹一番后,二人恢复了正经。

朱允炆一脸疑惑道:“萧侍读,你所说的时机,到底是什么意思?”

萧凡道:“我觉得陛下可能不想削藩,至少不愿他的治下削藩。”

朱允炆惊讶道:“为什么?皇祖父现在已知道藩王之策的种种弊端,怎么还不愿削藩?”

萧凡笑道:“削藩之事,事关大明社稷国祚,没你想象中那么简单的。”

“此话怎讲?”

“藩王代天子守牧天下各地边境,掌一地之兵政大权,集兵权政权于一身,可以说是藩地里最高的统治者,陛下当初为何要给藩王如此大的权力?”

朱允炆想了想,道:“为了更彻底的掌握天下,仿汉高祖刘邦,以藩任来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萧凡点头道:“不错,与历朝帝王不一样的是,陛下起事之前,并非豪门望族,并非门阀世家,他起于草莽江湖,没有广袤的人脉,没有坚实的家族基础,更没有影响深远的各门阀盘根错节的支持,打下江山之后,若要他对那些靠读书出头,出仕为官的臣子们产生信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特别是经过胡惟庸谋反一事之后,他对臣子就更不放心了,可是偌大的国家,总需要几个他信得过的人来帮他治理呀,虽说天下之事无论巨细,皆决于朝廷,皇帝至高无上不假,却不可能凭他一个人的精力打理这么大的一座江山,这个时候怎么办?天下的臣民中,谁最值得陛下信任?”

朱允炆眼睛一亮,道:“当然是藩王,我的皇叔们,皇祖父的诸位儿子。”

萧凡笑道:“对,藩王之策的推行,实因当时时势所迫,除了朱家的子孙,陛下还能相信谁?只有将各地的军政大权交到朱姓藩王手里,然后陛下又以皇帝和父亲的身份掌握和命令他们,陛下才会感到放心,这天下谁都有可能造反,但总不可能有儿子造父亲反的道理,对吧?这便是藩王之策推行的必要姓,在陛下春秋鼎盛之时,这个政策是正确的,不能说他做得不对。”

朱允炆默然半晌,道:“可是现在……”

萧凡笑着接口道:“可是现在不行了,这世上没有永远行之有效的国策,国策的改变和废立,皆决于当时天下的形势,形势变,则国策变,藩王之策也是这样。如今陛下春秋已高,年渐老迈,说句犯忌的话,恐怕用不了几年便会……所以,藩王之策的益处渐渐消退,而弊端已现端倪,它逐渐出现了隐忧,甚至会形成大患,于是,削藩便势在必行了。”

“那你为何说时机未道?”

萧凡叹道:“时机确实未到啊!殿下,削藩之事,恐怕真的只能等你即位后,再缓缓图之了。”

朱允炆迟疑道:“是……皇祖父不愿伤了与诸皇叔的父子感情,所以犹豫不决么?”

萧凡摇头道:“不愿伤了父子感情是一方面,但陛下是个很冷静很理智的人,他所思者,不仅仅于此。我问你,藩王若被削除,你让陛下如何安排他们?”

朱允炆脱口道:“当然是令他们解除兵政大权,举家回京师居住……”

萧凡盯着他,淡淡道:“那藩王原来的封地怎么办?交给谁来治理?藩王有不臣的可能,那些外姓臣子岂不是更有可能?历朝历代臣子夺皇帝的权,废帝自尊九五,他们是怎么做的?三国时的董卓,曹艹,唐时李渊太原起兵,宋时赵匡胤陈桥驿黄袍加身……他们怎敢如此大胆妄为?”

朱允炆眼睛都直了,半晌垂头丧气道:“他们当然是手握重兵,趁帝弱臣强,起而篡位……”

“有历朝这么多逆臣拥兵篡位的先例,你觉得陛下会放心让外姓臣子掌握兵权政权么?”

朱允炆黯然摇头。

“所以,陛下不愿削藩,实是因为他更不放心外姓臣子,说句不好听但很现实的话,你将来若当不好这皇帝,被你的某位皇叔篡了位,可是至少可以保证这座江山还是姓朱,说来说去,这仍是朱明天下,但是若被外姓臣子篡了位,朱明天下何在?陛下辛苦打下这座江山,肯定不想看到大明只是个短命的王朝,所以,他不愿削藩,是有他的深意的……”

朱允炆浑身一震,抬头望向萧凡,愕然道:“你是说……”

萧凡抬手一拦:“不可说……”

看着朱允炆深思的模样,萧凡悠悠道:“陛下如今陷于两难之境,藩王之策的弊端固然明显,但削藩之后,外臣掌握各地军政大权,其弊病更加严重,你若是陛下,能怎么做?”

“我……”朱允炆张口结舌。

“陛下其实是希望你将来即位之后,再慢慢找个好的办法,稳妥而温和的把这件事情解决,藩王的野心跟实力有关,有了实力,他们的野心便会膨胀,实力弱了,他们自然便老老实实,所以,你将来要做的,便是削弱他们的实力,比如说,燕王将来实力大了,必然会有异心,肯定有所谋划,不可能安安分分做他的藩王,你试想一下,如果他有能力篡位,却最终未篡,结果会怎样?”

会怎样?朱允炆绞尽脑汁思考,能篡而未篡,结果自然是……被朝廷削弱?或是……中途早薨?或是……自立一国?

“结果会怎样?”朱允炆忍不住问道。

萧凡看了看一脸茫然的朱允炆,气定神闲的道:“……结果会被其他的藩王鄙视。”

朱允炆:“…………”

(未完待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