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诺香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419章 大理南诏澜沧篇:穷省、乱象、肃清

第419章 大理南诏澜沧篇:穷省、乱象、肃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大明天路其实有两条,青藏线,其实和永乐朝修建的驿站,是一条路,也是最常见的登天之路,历朝历代都用这条路。

景泰三十九年时,大明又修了一条,就是从成都入臓的公路,当时被誉为不可能修成的工程。

结果,在朝野上下共同努力下,耗时十七年竣工。

第三条路,是从大理省入臓,连接昆明-大理,连接整个百越。

这条路是景泰四十四年时开修的,主要是中华江配套工程,至今还未竣工。

待修通三条路后,入臓就拥有三条路:乌斯贜,直通青海-甘肃-陕西入京;直通成都-重庆-武汉进入大明腹心之地;直通大理-昆明入百越之地,可谓是四通八达。

而入臓铁路,也是两条线路:一条是走老路,永乐朝修驿站的那一条路;另一条则是走成都入臓,但这条路,目前还在理论阶段,施工难度大,要等乌斯贜气温提升后,电气革命成熟后,直接修建内燃机新铁路。

景泰六十六年,大明第一家内燃机火车厂,在成都挂牌制造,意味着两年之后,成都将诞生西南第一辆内燃机火车。

作为西南的腹心之地,成都再怎么繁华都很正常。

而成都,恰恰是乌斯贜人最聚积的地区,臓人喜欢在成都居住。

截止到景泰六十六年,乌斯贜总人口才400万,还留在山里不足200万人,年轻人都已经走下大山,融入俗世了。

大明和平拿下乌斯贜时,乌斯贜人口才120万人。

人口暴增的原因,主要是离开了雪山,走下山进入城市里生活,和汉人聚居,拥有了充足食物,人口自然就增多了。

可那些走出雪山二十年的人,基本都忘记了自己和汉人的区别,像在汉区成长起来的第二代人,已经彻底是汉人了。

怀柔乌斯贜四十余年,四百万人口完全听不懂汉话的,已经没有了,而还不会说汉话的,都是老头老太太,也就几十万人,年轻人、孩子都在说汉话行汉文了。

哪怕在雪山之上,也可以用汉语正常交流了,偶有不会说的老头,但都听得懂。

大明可没有其他语言的考试,只有汉语一门。

但要修一门外语。

主要是天下所有文字汇编成的一本书,比如二十六个字母,一些英法德语单词,一些蒙语、臓语等等有趣的词汇和句子。

大明高考,是十一门课,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经义、物理、化学、生物、外语,外加一门口才,高考也分笔试和面试两次考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