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诺香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谋汉 > 封坛拜将

封坛拜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萧何当场想要提拔韩信,他问了韩信的顶头上司夏侯婴之后,才知道韩信已经见过了汉王,汉王并不赏识他。

萧何内心感到惋惜,于是时常前来和韩信交谈。

韩信多次向萧何献策,教他物资调配和人员管理的方法。萧何受益良多,更加觉得韩信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蜀汉一地四周多山,刘邦又急着还定三秦,原路杀回关中。于是他命令将士们昼夜不停地修建栈道。

秦岭高峻险拔,东接武关,西邻散关,更有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三条蜿蜒古道,连接汉中与关中。

为了行军便捷,也为了有充足的后勤补给,刘邦勒令手下将士赶工。

汉王元年四月至八月(前206年),秦岭一带气候闷热,白昼越来越长,山里蚊虫又多。

刘邦性格粗暴,隔三岔五去视察进度,动辄打骂士卒,搞得众人身心俱疲。

每天都有人悄悄跑路,四个多月竟跑了十七个将军,刘邦更加暴躁地去压榨还没有跑路的将士们。

不止如此,他还命人从巴蜀一带募集壮丁,前往秦岭修筑栈道。

萧何多次劝他不要急于求成,他非但不听,连萧何一起痛骂。

七月底,项羽打败了田荣,班师回朝,这时候才发现韩信不见了。他无比愧疚,多方打听之后得知韩信跟着刘邦去了汉中,于是派使者带着礼物和书信往见韩信,接他回来。

韩信读了项羽的信,大为感动。想起自己在项羽身边锦衣玉食,在这里连刘邦的面都见不上,内心有些动摇。

他不讨厌项羽,投奔刘邦只不过是为了有机会带兵打战,在项羽那里根本没有上战场的机会。使者又哄了哄他,告诉他大王这几个月很忙,他很担心公子的处境,四处打探公子的消息。韩信收拾了几件衣裳就要跟使者走,使者把包袱一丢,口中嫌弃道:“公子怎么能穿这种粗布衣裳。”韩信沉默了,使者又指了指韩信的帐篷:“公子怎么能住这种地方?”韩信什么也没带,当场和使者走了。

萧何白天增补兵员,筹措军中庶务,晚上清点逃兵名单,第二天按需增补兵员。南郑地处低湿,又热又湿还缺乏光照,刘邦日益暴躁,三天两头就要打骂下属,萧何也未能幸免。

这天晚上,萧何在油灯下清点逃兵名单,赫然发现韩信的大名。于是他立刻赶到韩信的帐篷里,韩信果然不在。

他向看管粮草的官兵打听,断断续续知道韩信是项王的近臣,因为倾慕汉王前来投靠,一直不受重用,项王派人来接,他就回去了。

萧何后悔极了,他跺着脚骂自己糊涂,有如此人才为何不早向汉王引荐。

“他是从哪条路走的?”

“沿子午道往北走了。”

萧何来不及禀明刘邦,骑上一匹快马,在茫茫月色中一头冲进了黑压压的秦岭深处。

他日夜疾驰,换了三匹马,才追上了韩信。

萧何:“韩信,你为何要走?”

韩信:“壮志难酬!”

萧何:“难道项王会重用你吗?”

韩信沉默了,萧何策马上前,与韩信并肩而立:“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值此群雄并起之时,你当真愿意碌碌无为地过一辈子吗?”

韩信遽然抬头,他的双眼中盛满了期待。

萧何循循善诱:“韩信,随我回去吧。我已向汉王举荐你,让你带兵打仗。”

韩信大喜过望,跳下马背,连忙将身上的锦袍脱下,丢给使者,口中一叠声叫道:“对不住项王了”,只着中衣就翻身上了萧何的马。

“公子,韩公子,你莫要后悔。”使者气结,手指着韩信说不出话来。

韩信踌躇满志:“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萧相国知他,项王悦他,难两全啊!

迎着秦岭古道的风,韩信慷慨地走向了属于韩信的命运。

若说楚汉战争是秦末风云中最华丽的乐章,那么韩信就是这支乐曲的定音符。

风云幻化间变了天与地,时代安排了一群人演了一场戏。结局是注定了的,韩信一出,看官方知是场悲剧。

汉王元年八月(前206年),秋不高气不爽,韩信和萧何兴冲冲地同乘一匹马儿,沿着秦岭古道南行。

两人不日回了南郑,走近汉王的大帐,远远听见刘邦在骂人。

“狗东西,这点小事也做不好!”

“滚吧,不准出现在乃公的眼前。否则,见一次就揍你一次。”

“还有你,居然在笑!乃公生气了,你很得意吗?看我砸烂你的狗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