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诺香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剑来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如果陈平安在这里

第一百六十五章 如果陈平安在这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个子最小却是官位最高的礼部尚书缓缓起身,将大致经过捋了一遍,说得不偏不倚。

大隋皇帝笑问道:“是茅老亲自开口,说不去管孩子们的打闹?”

礼部尚书点头道:“确实如此。”

大隋皇帝嗯了一声,“寡人知道了。”

然后他就陷入沉思。

事实上在座大隋重臣,没有人幼稚到以为皇帝陛下当真什么都不清楚,真当大隋谍报是吃素的?

光是为了应付大骊死士、谍子的渗透,大隋户部每年的秘密开销,那就是如流水一般,就是没个声响罢了。

事实上若是卢氏皇帝当时若是听从大隋的劝告,不那么自负,相信大隋谍报提供的消息,早做准备,即便卢氏江山的覆灭,结局无法改变,但是绝对不会那么快,快到整个大隋的儒雅文官,都忍不住破口大骂卢氏朝堂之上,全他娘的是酒囊饭袋。

文官尚且如此,更别提大隋的武将了。

大隋皇帝缓缓回过神,笑着对韩老柱国在内的几人说道:“那就这样吧,到此为止。小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哪怕没有什么坏心,可也要有个分寸。”

大隋皇帝的前半句话,其实与当初夫子院茅小冬的言语,如出一辙。

然后小朝会就这么散去。

大隋皇帝单独留下了礼部尚书。

矮小老人看到这位君主站起身,去往火盆那边蹲下,亲自拿起铁钳拨动炭火,守在门外的宦官并没有代劳,老人也不觉得奇怪。

大隋皇帝放下小铁钳,伸手放在炭火上方,轻声道:“遍观史书,压力除了来自不死不休的邻国强敌,也有内部打着忠君爱民旗号的自己人啊。”

天官大人喉结微动,额头有汗水渗出。

大隋皇帝自嘲一笑,转过身朝老人招了招手,礼部尚书连忙小步跑去,有些尴尬地陪着皇帝一起蹲着。

大隋皇帝笑问道:“大骊为何如此仓促南下?原本观湖书院态度模糊,不愿给句明白话,如今反而比我们还着急,那个叫李长英的年轻人,他的贤人头衔,之前一直故意拖延着不给,听说后边观湖书院内,连直接给李长英‘君子’身份的声音都有了。你说好笑不好笑?”

这个问题,是打死都不能随便回答的。

矮小老人愈发局促。

皇帝问道:“如果是换成马尚书他们,随便哪一个,都不会像你这么战战兢兢,他们的腰杆都硬得很,那你知道为什么最后是你,而不是他们遥领山崖书院的山主吗?”

矮小老人轻声道:“因为臣最没有文人气,担任新书院的山主,陛下不用担心与茅小冬起了龌龊。”

皇帝提醒道:“喊茅老。”

矮小老人惶恐道:“对对对,是茅老。”

皇帝点头,自言自语道:“大骊能够给予齐先生多少尊重,寡人甚至能够给予茅老同等的敬重。这就是寡人和大骊那个宋氏蛮子的最大不同。”

矮小老人正要说什么。

皇帝已经笑着摇头,“可是用处不大。”

这位礼部尚书已经完全慌了心神。

事实上皇帝陛下一向很少跟臣子如此说话。

除去老人在十年前,出人意料地担任大隋天官那一次,这是第二次。

皇帝陛下感慨道:“文人气书生气,你们读书人当然都得有,可光是有文人风骨,只以道德治理朝政,未必对江山社稷有益啊。”

老人不敢继续沉默下去,只得硬着头皮,干瘪瘪地回答道:“陛下英明。”

大隋皇帝转头笑道:“你啊,什么都挺好,就是太谨小慎微了,以后别再做自污名声的事情了,你那几个子女什么品行,寡人会不知道?哪里敢做出侵吞百姓良田的勾当。尤其是你那个幼子,多好的读书种子,不说一甲三名是囊中之物,进士及第的科举制艺,肯定不缺,你为何一定要压着他?”

老人嘴唇颤抖,最后一咬牙,站起身又跪下去,哽咽道:“臣只能以此拙劣手段,为陛下分忧了!”

大隋皇帝将老人搀扶起身,温声道:“庙堂之上,很多人都说你只是个捣糨糊的好好先生,但是寡人觉得你这样的臣子,才是大隋真正不可或缺的栋梁!”

老人顿时老泪纵横,只觉得十数年来的委屈一扫而空,愣是再次跪倒下去,“臣何德何能,愧对陛下信任!”www..com

大隋皇帝轻轻踹了老人一脚,气笑道:“堂堂礼部尚书,还耍赖上了?赶紧起来,不像话!”

矮小老人这才起身,赶紧胡乱抹了把脸,“让陛下见笑了。”

皇帝坐回原位,挥挥手,“回吧。”

矮小老人躬身告退。

皇帝从一座小书堆里抽出本儒家经典,一页页翻过,头也不抬,随口问道:“听说世间有许多古怪的风,其中有一种名为翻书风?”

皇帝的嗓音很低,但是远处门外的高大宦官依然回答道:“回禀陛下,确实如此,这股清风,起于何处,无据可查,只知道它喜好翻阅书籍,书籍的新旧不定,此风幽微至极,寻常修士也不可查探。如果被人导引、吸纳体内之后,此风就会在五脏六腑之间缓缓流荡,若是经常翻书读书,便能够延年益寿。”

皇帝抬起头,惊奇道:“这么好?那咱们大隋有没有?”

眉发皆白的老宦官摇头道:“翻书风一向为儒家学宫书院所独有,别处并无,哪怕是道教宗门,或是风雪庙真武山这类圣地,同样找不到一丝一缕。”

皇帝感叹道:“天地造化,如此玄妙。只可惜寡人是个皇帝啊。”

老宦官微笑道:“这是陛下一人之不幸,却是大隋百姓之万幸。”

身穿龙袍的男人开怀大笑,龙颜大悦。

皇帝放下书本,突然对门外的宦官问道:“需不需要让高煊去山崖书院求学?”

老宦官并无半点犹豫,摇头道:“上次骊珠洞天之行,虽然凶险,可收获极丰,殿下几乎算是一人独占两份天大机缘,求学一事,已无必要。更何况殿下既然胆敢答应此事,跟随老奴一起前往敌国大骊腹地,这本就是一份莫大的大道机缘。”

皇帝点点头,唏嘘道:“如此说来,煊儿比寡人幸运啊。”

但是皇帝揉了揉太阳穴,头疼道:“但是稹儿就是白白遭受一场无妄之灾了,他母后好不容易劝说他去藩王封地,挺喜庆的一件好事,结果高煊这家伙,在骊珠洞天自称高稹,害得被那凑巧过路的仇家少女,带着数位别洲剑仙,直接从天而降,找到了稹儿,虽说她事后发现认错了人,便迅速道歉离去了,可是稹儿自幼就性情懦弱,给吓得不轻。”

“这是老奴的过错。早知如此,当时在骊珠洞天的小巷内,不该那么冲动。”

高大宦官微微躬身,满脸愧疚。

大隋皇帝摆摆手道:“与你无关,不用多想。对了,那少女的真实身份,可曾查出?”

宦官摇头道:“难,只知道是倒悬山那边的人物,说不得跟那道剑气长城有关系,着实棘手。”

大隋皇帝叹气道:“查不出来也实属正常,毕竟跟那拨北地剑修不是一个大洲,一旦牵涉到倒悬山和剑气长城,就更讳莫如深了,那两个地方,一向是我们这座天下的大忌。”

大隋皇帝最后无奈道:“天下何其大,关键还不止一座。”

————

林守一如今单独住着一座学舍,其余大隋出身的舍友,都已经搬往别处。

今天,原本冷冷清清的学舍,变得有些热闹。

林守一靠在枕头上,闭目养神。

李宝瓶抱着狭刀祥符,黑着脸坐在床头。

李槐站在稍远的地方,一脸想哭不敢哭的可怜模样。

这个孩子鼓起勇气,向前走出几步,说道:“要不我去跟那三个人道歉?书院都说那个李长英是儒家的贤人了,连大隋皇帝都很器重,而且还说他是中五境的神仙,我们打不过他的。”

李宝瓶像是被踩中尾巴的炸毛小野猫,转头死死盯住李槐,愤怒道:“道什么歉?李槐你怎么读的书!如果先生和小师叔在这里,要被你气死!”

李槐吓了一大跳,可这次没有躲起来自己哭,而是硬着脖子呜咽道:“一切都是因为我,才害得林守一受伤,我知道这件事情没完,我不怕被人打死……可是李宝瓶你怎么办,如果陈平安知道你因为我受了伤,他一定会恨死我的,他肯定这辈子都不会理我了……”

李槐终于放声大哭起来,不管怎么伸手擦拭,都止不住眼泪。

当李宝瓶看到李槐的伤心样子,一些到了嘴边的气话,被她咽回肚子,闷闷不乐道:“李槐,这事情你没错,你就不要道歉,你放心,就算我吃了亏,小师叔不会怪你的……”

说到这里,李宝瓶眼神坚毅地望向李槐,“因为小师叔如果在这里,一样会跟你说,李槐,你是对的!”

一说到一想到陈平安,李槐就更加伤心了,蹲在地上嚎啕大哭,泣不成声道:“书院都是坏人,陈平安在的话,一定不会让林守一受伤的,也不让李宝瓶你被人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