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诺香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剑来 > 第五百七十一章 浩然天下陈平安来找人

第五百七十一章 浩然天下陈平安来找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无论敌我,一个个皆是从骊珠洞天走出去的人。

陈平安内心深处,对此也有一份从未诉诸于口的私念。

不光是宝瓶洲,未来整座浩然天下,都应该因为他们这些修行路上的晚辈,不得不去重新记起“骊珠洞天”这四个字。

陈平安坐起身,四把飞剑从不同窍穴掠出。

炼化为练气士却非真正剑修本命物的初一,十五。

其余两把,皆是恨剑山仿剑,一把是指玄峰袁灵殿赠送,名为松针。

一把是托付齐景龙购买而来,名为啖雷。

陈平安以心意驾驭四把飞剑,满室剑光。

陈平安伸出并拢双指,轻轻在棋盘上一按。

众多黑白交错的棋子瞬间蹦跳而起。

同时驾驭四把飞剑,轻轻敲击那些即将坠落棋盘的棋子,将其一一挑高,屋内一阵阵叮咚作响,清脆声响如天籁。

修行路上,风景宜人。

不过最动人的景致,还是宁姑娘。

只可惜他只敢这么想,不敢这么说。

————

孙家这艘跨洲渡船拥有两位管事,一明一暗,暗中那位,是从孙氏祖宅悄悄出山的供奉修士,对陈平安并不陌生。

只不过陈平安一直没有离开小宅子,这位供奉不愿打搅对方修行,便始终没有露面,不然还真是有些好奇,当年那个不过武夫三境的少年,为何在武夫道路上,都能够破境如此之快,总不能真如那市井坊间的演义小说,那些落魄文人胡乱瞎想出来的江湖,吃了什么增长百年内力的灵丹妙药,或是被隐世高人灌输了毕生功力吧。

一直到山海龟临近那座倒悬之山,这位供奉才看到陈平安走出宅子,在山海龟背脊最高处的观景台,仰头眺望那座天下最大的山字印。

只不过这会儿渡船明暗两位供奉都要忙碌起来,便打消了现身露面与之交谈的念头。

随着剑气长城那边的厮杀越来越惨烈,来到倒悬山做跨洲买卖的九大洲渡船,生意越做越大,但是利润提升不多。

只要有心,便会发现南婆娑洲和扶摇洲的跨洲渡船,几乎都不再载人游历,刻意压制了渡船乘客的人数,哪怕挣钱少些,不得不加大渡船远游的损耗,也要频繁往返,通过倒悬山向剑气长城运输更多物资,显而易见,这是坐镇两洲的儒家书院,开始暗中插手此事了。

唯独桐叶洲,依旧一如往常,这与桐叶洲跨洲渡船不多也有关系,桐叶洲是九大洲中,最不喜欢与外界打交道的一块广袤版图,去往桐叶洲游历的修士,与远游别洲的桐叶洲本土练气士,两者不成比例,所以桐叶洲修士也给人一种不挪窝的印象。

道理很简单,一来东南桐叶洲,地大物博,自给自足,毫无问题,再者南北两端有桐叶宗和玉圭宗分别坐镇一洲首尾,而且仙家山头数目相对少且大,数千年以来,一洲世道,十分安稳,不过前些年那场裹挟扶乩宗、太平山两大宗门的巨大灾殃,不但是让桐叶洲修士措手不及,也让浩然天下看了一个不小的笑话,好在如今已经重新平静下来,诸多仙家势力,各自休养生息。

陈平安站在观景台栏杆旁,身边四周修士,多是宝瓶洲人氏,也有相当数量游览宝瓶洲的别洲修士,这在以往,并不常见。

随着宝瓶洲的风云变幻,大骊王朝一举跻身浩然天下十大王朝之列,带着一丝好奇去往宝瓶洲的别洲修士,便越来越多,在这之前,宝瓶洲就是偏居一隅的弹丸之地,让人根本提不起兴致,要去也是去那剑修如云的北俱芦洲,或是直接去往桐叶洲。

从北往南,依次是大骊京城,神诰宗,观湖书院,老龙城,一般这就是别洲修士的游览路线,更多地方,却也不太会下船游历。

以后兴许会再加上一个桐叶洲玉圭宗的下宗,姜尚真的书简湖真境宗。

毕竟姜尚真的名气是真不小,一个能够在北俱芦洲兴风作浪还活蹦乱跳的修士,不多见。

对于浩然天下而言,北俱芦洲是一个极其凶险且不友好的地方,杀气太重,在别洲绝对不会死的死人,太多。

陈平安真正走过北俱芦洲之后,反而觉得这是一个江湖气多于神仙气的地方,将来可以常去。

风雪庙剑仙魏晋,如今就在剑气长城。

浮萍剑湖女子剑仙郦采,在问剑太徽剑宗之后,应该也会立即赶赴倒悬山。

可惜曹慈已经不在城墙之上,不知道先后两次大战过后,曹慈留在那边的小茅屋,与老大剑仙陈清都的茅屋,还在不在。

观景台附近很多别洲修士,大多以中土神洲雅言攀谈交流,言语之中,纵横捭阖,指点江山,对于宝瓶洲山上山下,依旧没有什么敬意,提及那些势如破竹的大骊铁骑,也没有什么溢美之词,只说还行,在宝瓶洲本土算是不错,可要是搁在中土神洲,注定无法如此顺利。

不全是这些外乡人眼高于顶,因为崔东山自己就说过,宝瓶洲缺少飞升境修士,这就是天大的忧患。

几十年后,大势临头,只有一个偷偷摸摸跻身飞升境的老王八蛋,根本不够看,怎么办,借!好在倒是不用如何求爷爷告奶奶,不然他崔东山能憋屈得一口老血喷死自己。

崔东山言语之中泄露出来的那个天机,陈平安只当没听见。

国师崔瀺,先仿造出白玉京,再让大骊铁骑吞并一洲,敢行此举,自然不会束手待毙,只是带着整座宝瓶洲一起送死。

陈平安收起思绪,环顾四周,多是来瞻仰天地之间峰倒悬的那一幕壮观景象。

倒悬山之外,有一条条如云似水的河道,在四面八方悬挂于山峰与大海之间。

方圆百里的倒悬山,在那之上,除去一位大天君坐镇的主峰之外,又有八处景点,陈平安都逛过。

初次登上倒悬山便要经过的捉放亭,是青冥天下那位“真无敌”道老二亲笔撰写的匾额,当时陈平安与皑皑洲刘幽州在此分别,刘幽州去了那座大名鼎鼎的猿揉府。

挂满历代剑仙挂像的敬剑阁,陆抬想要为老祖敬香却被那位看门道童打出去的上香楼,女子武神裴杯炼剑的雷泽台,陈平安无意中买到一幅祖宗甘露甲的灵芝斋,此外还有又名“缺一堂”的法印堂,与那风景旖旎的麋鹿崖,青鸾国柳青山迎娶的那位女冠柳伯奇,她则是出身于倒悬山那座师刀房,那边墙壁上,曾经有宋长镜和许弱的天价悬赏。

渡船沿着一条河道靠岸倒悬山之后,陈平安与孙家的渡船管事道谢一声,然后独自一人,重登倒悬山。

陈平安没有挑选既卖东西又开客栈的灵芝斋,依旧选择了那座位于小巷尽头的鹳雀客栈,掌柜愣了半天,“陈平安?”

陈平安微笑点头。

掌柜啧啧道:“这次桂花岛那金粟,没跟你一起?如今你们宝瓶洲人氏腰杆硬了不少,如何,陈公子照顾照顾小店生意,挑间上等房?”

陈平安摇头道:“就上次那间屋子吧。”

汉子有些无可奈何,从抽屉里摸出一把钥匙,轻轻抛给那个青衫背剑的年轻人,“陈平安,你这抠门的习惯,真得改改。出门在外,不够豪气,怎么能成大事。”

陈平安不忙着去屋子那边落脚,斜靠柜台,望向外边的熟悉小巷,笑道:“我一个下五境练气士,能有多少神仙钱。”

汉子掰手指头算了算,打趣道:“这都快十年了吧,钱没挣着,境界也没上去几个台阶,陈大公子,离了倒悬山之后,一直在干嘛呢?”

陈平安笑道:“瞎逛。”

祖上世世代代都守着这间客栈的汉子,摇头道:“难怪重返倒悬山,还要光顾我这小地方,害我白欢喜一场。”

陈平安掏出两壶酒,递给掌柜一壶,“家乡酒水。”

掌柜打开一闻,笑骂道:“寻常的糯米酒酿?陈平安你可真有脸拿出来!”

陈平安笑道:“倒悬山喝那些仙家酒酿,算什么能耐,只有喝这个,才彰显个性。”

掌柜一听觉得还挺有道理,两人便缓缓饮酒,陈平安问了倒悬山这些年的近况,掌柜说就那样,唯一的不同,就是倒悬山孤峰后山那边,大天君联手两位剑仙,合力新开辟出了一条去往剑气长城的大门,做买卖的,一律走那边,没法子,不到十年,就打了两场惨绝人寰的死仗,光靠原先那座镜面大门往里边运输物资,不太够用。不过如今管得严了,游历一事已经断绝,所以闲杂人等,再想要去剑气长城那边看风景,很难了,没点门路,就别想了,已经不是钱不钱的事情,因为先前剑气长城后边的那座城池,就因为鱼龙混杂,闹出过一场天大的纰漏,具体如何,倒悬山禁绝了消息,反正事情不小,不然倒悬山当时不会那般戒严,连从未有过的夜禁都出现了,以师刀房修士领衔,一天之间,勘验倒悬山所有修士的腰牌,猿揉府在内的四大私宅都没能例外,结果又起了一场没头没脑的冲突,总之动静很大。

陈平安询问第三场打仗,大概什么时候打起来。

掌柜笑着说这种事情,别说是什么天晓得了,天都不晓得。

最后掌柜喝着酒,感慨道:“倒悬山不太平啊。”

先前两次大战都太过奇怪,惨烈不输以往半点,但是十分急促,故而双方死人都极快极多,尤其是蛮荒天下的妖族,付出了比以往更大的代价,远远不是先前漫长岁月当中,双方每一次交战,断断续续,往往要延续个二三十年光阴。这两次,就发生在一个短暂的十年之间。北俱芦洲那位剑修领衔人物之一的剑仙,便战死于第二场大战当中。

陈平安说道:“咫尺之隔,都已经不太平一万年了。”

掌柜笑了笑,“是这个理儿。”

两人轻轻磕碰酒壶,一饮而尽剩余酒水。

陈平安去了那间屋子,摆设依旧,风景依旧,干净清爽。

没什么东西可以放,陈平安静坐片刻,就离开客栈和小巷,去往如同倒悬山中枢的那座孤峰。

只剩下一位看门人,正是那个貌若稚童却辈分极高的小道士,依旧在那边看书,由于如今此地几乎无人进出,来这边嬉戏打闹的倒悬山孩子便愈发多,还是当年的景象,一有孩子靠近“道童”,便会蓦然腾云驾雾飘远,一些个顽劣孩子,故意如此,乐此不疲,飘然落地之后,继续往那边飞奔而去,那道童也不介意。

陈平安绕过孤峰,去往后山那边,按照鹳雀客栈掌柜的说法,那位当年传授了自己一门炼物口诀的抱剑汉子,依旧是戴罪之身,不过就是挪了地方,如今管着那边大门。

在陈平安离去之后,那个蘸口水翻书的小道童抬起头,望向青衫背剑年轻人的背影,那张瞧着稚嫩的脸庞上,有些奇怪神色。

陈平安见到了那位坐在门旁石柱上抱剑酣睡的汉子。

不同于孤峰前门那边的镜面,只剩下一位小道童同时管着倒悬山和剑气长城两边的出和入。

打瞌睡的抱剑汉子还是守着后边,负责盯着从剑气长城返回倒悬山的所有人,前边管事的,是一位倒悬山老道人。

大街之上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全是依次过境去往剑气长城的队伍。

看门人,却不是那位以蛟龙之须炼制世间独一份缚妖索的那位熟悉老道。

陈平安没有出声,双手笼袖,安安静静站在石柱一旁,这边就要寂静许多,几乎无人。

约莫一炷香后,抱剑汉子睁眼笑道:“小子,我看你是不太喜欢宁丫头啊。一去这么多年不说,走到了这儿,也见你半点不着急。”

陈平安如释重负,双手抱拳:“见过前辈,风采依旧。”

汉子摆摆手,“我这边有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想听那个?”

陈平安说道:“先听坏消息。”

汉子撇撇嘴,“这多没劲,我还是先告诉你好消息吧。”

陈平安笑道:“前辈说了算。”

汉子盘腿坐在一人多高的石柱上,看着这个年轻人,“好消息就是宁丫头两次大战,都侥幸没死,如今境界不算低了,嗯,听说也长得愈发水灵漂亮了。你喜欢宁丫头,半点不稀奇,宁丫头竟然喜欢你,才是天大的怪事。”

陈平安静待下文。

汉子幸灾乐祸道:“坏消息就是如今管得严,明面上,私底下死了好多不守规矩的人,你要没点硬关系,根本去不了剑气长城,别奢望我破例,擅自帮你飞剑传讯,根本不成,不然我仅剩的这碗饭都吃不着了。所以你进不去,里边的人也没办法帮你运作,你小子就乖乖杵在这儿干瞪眼吧,挺好,陪着我唠唠嗑,再让你小子拎着酒水、搞几碟子佐酒菜,咱俩每天打屁晒太阳,这小日子,也就真是神仙日子了。”

陈平安想了想,道:“如今倒悬山,能够在这件事,开口说上话的,有哪些高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