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诺香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第一庄 > 第396节 百善孝为先

第396节 百善孝为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甜味!可能是大唐人许多人一年都未必有机会品尝到的味道。

糖,在大唐绝对是奢侈品,在肚皮的温饱都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让舌头有享受的机会,绝对是极少数人才能够享受的奢侈生活。

李二带着一千多斤的金瓜回长安的时候,甚至有许多宫中的太监都在私下向管理御厨的总管太监打听,这金瓜分到他们主子的宫中会有多少,什么时候会分配。

特别是那几十个只有一斤大小,精致又漂亮小金瓜。

李二命令司农寺的人去查问过,真正要等南瓜收成要到夏天了,现在成熟的这些,一来是品种就是早熟的,二来是原本在暖房之中就成苗,甚至还有些已经是挂了果了,移出来自然是一两月时间就完全成熟了。

当晚,崔莹莹用小银勺将一久南瓜放在嘴里,满意的点了点头:“真甜,果真是这见了光的比暖房之中更甜!”

李丽苑也吃了一口,却没有提南瓜之事:“今个却是有些乱了,见了那些妃嫔们却是不知道礼节了。按这个规矩来说,要是真正皇家大宴,那我们坐在那里”

李丽苑问的是身份等阶的问题。

自从李元兴那工匠、军卒分等阶之后,大唐的各层面上的等阶分的更加的森严了。

秦王侧妃,与皇宫之中四妃相比,应该是低半等。比起才人之类,肯定是高了。但与九嫔相比,是高是低,却让李丽苑摸不清头脑。

崔莹莹擦了擦嘴后,不紧不慢的说道:“是咱们秦王身份高贵,我等才有高贵身份。普通的亲王自然是不如的,但我们至少与九嫔身份相当,甚至更高一些。面子上,摆成一样,却也是我们大度!”

别外两女也点头称是,她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身份会低。

次曰,长安七成以上的报纸,但凡是与官家有所联系的都在头版头条以孝感动天为标题,请大儒、名士写了评。

以孝为题。

六皇子李愔少时顽劣,百善孝为先,纵然有些许顽劣,却是本心向善,可成大器也!

然后以大唐报这样的官方报纸发出公告,长安一百零八坊间,各坊选出至孝之人一名,孝德之人十名,朱雀门午时赐赏。

谁孝、谁不孝!

邻里之间自有公论,公认的孝子不用选,百姓们眼睛是雪亮了。大唐初年民风纯朴,还没有谁干出那种开着奔驰冒充穷苦之人领低保的事情。

“老槐街甲字十三号,胡家二郎,长兄从军后,照顾病瘫卧床老母八年整,老母依然健在,身无卧疮。大孝!长乐坊众老一致公推,长乐坊至孝第一人。以下,列出孝子、孝女、孝媳三十三人,请众邻里公推!”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者,在自己所住的坊间大声的宣布着。

坊官站在一旁,这样的事情由坊间宿老来处理,远比他这个官方更合适。

而且宿老推荐,就算有什么偏失,百姓们也多会体谅。

披红、游街。

前面抬着的就是那个巨大的二百零二斤的南瓜,后面跟着的是九十七名至孝之人。一百零八坊,因为有几坊原是穷苦的贫民区,现在被李元兴给拆了。人都已经搬走,有的去了秦王长安县,也有的去了耀州。

东西两市,是市集,所以不参评。

长安城东南曲江池占了两坊地,所以实际被评出的,只有九十七人。

孝子游街,本就是一件大善之事,有数百名士作诗留文。

朱雀门前,李二手捧着一把长刀在李渊面前躬身一礼:“皇儿与朕共谢天地!”李渊握着李二的手,一起挥刀,将那巨大的南瓜一分为二。

切南瓜,这样的大礼,没李愔什么事了。

取下让洛阳管农务的官儿去规划一下,可说了半天他们却不太懂。小老儿正计算着怎么挤出一天的时间,去地头给他们划个线!”

李元兴笑着给老李头倒了一杯茶,老李头赶紧起身:“折杀小老儿了。”

“无妨!本王问你,玉米什么时候可以收”

“殿下,以殿下那仙农册上书,玉米分为乳熟、蜡熟、完熟。如果要煮着吃,味道正好,也要到蜡熟中,小老儿去田间看过,到能吃那么少说也需要再有二十天,真正成熟需要可以入仓,为保青储也不应太晚,放在完熟初、中,那么也要四十天左右。”

老李头说完,李元兴微微的点了点头。

“殿下可是担心屈老将军病情”老李头轻声问道。(未完待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