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诺香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小说 >雪中悍刀行 > 第八十四章 霜杀百草 二

第八十四章 霜杀百草 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老大安静写书,我们安静看书,有能力可以去纵横订阅投月票】

链接地址:

地址:

你的每一个点击,每一张红票,每一个收藏,每一条书评都是对烽火的支持.

红票免费,注册纵横账号之后积分达到一定数量就会有红票。

红票和收藏是对一本书最直观的肯定,希望大家能够都去收藏投票.

章节连载总贴:

在正文发出之前,禁止插楼,请大家耐心等待一下.

【雪吧吧务日志】链接:

【雪中吧申精贴】链接:

贴吧官方群裁决组:一六八一六五五(妖孽吧妖孽威武)

妖孽俱乐部yy:一六五五(妖孽威武)

【在更新内容未发完之前插楼者,小黑屋一天。】

ps:雪中已上架,欢迎大家去纵横支持订阅和月票。共逐鹿第八十四章霜杀百草(二)

雪中悍刀行作者:烽火戏诸侯[全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7-2622:36:00字数:4380

齐祭酒感慨了一句,太子赵篆和晋兰亭等人都只是笑着不说话,他们还没有到可以跟齐阳龙随意打机锋的位置,最不济也没有到那个岁数,赵篆身为离阳皇储,倒是最有这份底气,只是反而他对齐阳龙最为敬畏,因为在他和上阴学宫大祭酒之间隔着一座大山,元本溪,一行人之间,唯有他知晓齐阳龙和半寸舌的师徒关系。况且以齐阳龙的学识资历,恐怕在吴士帧王远燃看来,就算老人随口念叨一句今天天气不错,他们也会遐想到京城风云和天下大势中去。齐祭酒环视一周,见这些他嘴里的年轻人都没有答话,释然一笑。就在此时,袁庭山跨出一步,笑道:“能活到齐祭酒这个年纪,才是真的好。”

齐阳龙看了眼这个名动京华的年轻武夫,对于袁庭山的口无遮拦,非但没有怪罪,反而不掩饰自己眼神中的激赏,与其对视,点头道:“确实,好死不如赖活着,尤其是袁将军这般的沙场战将,常年在边关披坚持锐,少几场战功不打紧,只要不死,什么都会有的。”

袁庭山愣了愣,咧嘴道:“齐祭酒,你倒是比京城以往那些眼高于自己仅是顺水推舟,那么皇帝陛下对于蓟北动荡,非但不是震怒,反而是乐见其成。对此晋兰亭并不奇怪,当年韩家满门尽死,不过是对蓟州这个边陲重地的第一拨割草,接下来恐怕是第二拨。其二,齐祭酒透露出近期会有巡视整条东线边境的消息,也许是两辽对于朝廷提出要由一位兵部侍郎“代天子巡狩”心生不满,有所反弹,亟需一位比三品侍郎更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去安抚怀柔,先把规矩定下来,以后“侍郎巡边,监察地方军务”此举也就有理可循。晋兰亭甚至想到更远处,侍郎巡边,此时还仅是两辽,自己是不是可以走出更大一步,在朝议中把“边境”扩大到西线的北凉以及极南疆域的南唐道?其三,老人要袁庭山学人屠徐骁,是不是意味着先前赐下谥号“武厉”的朝廷,在北莽南侵之时,开始转变风向,要为徐骁增添一些正史上的美誉?若真是如此,晋兰亭就不可在这种时刻继续与朝廷唱反调。

晋兰亭下意识盯着那堆在他看来奇丑无比的风水石,突然觉得自己真的不再是当年那个初入京城的雏儿了,不敢自称羽翼已丰,但也大致摸清了离阳一朝的潜在脉络,以后只要如齐阳龙所说的“顺势而为”,何愁不能青史留名?又怎会一辈子都在一座小小的国子监内蛰伏?永徽之春,那是张首辅和坦坦翁联手造就的二十余年太平盛世,那么在自己手上,是不是可以打造一个更为宏大的“祥符之春”?自己还年轻,才三十岁出头,自己只要注重养身之道,怎么都还能活个四十年,仕奉两到三个皇帝绝非妄想,等自己到了齐阳龙这个年龄,是不是也会有这一幕重演?一群王朝内最有希望登了什么,只是涨红了脸使劲点头。

太子赵篆看着王远燃的局促不安,嘴角翘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齐阳龙接下来跟那两个比王远燃好不到哪里去的将种子弟也寒暄了一通,这才对赵篆笑道:“殿下,要不咱俩随便在府上走走?”

赵篆与老人走在犹有绿荫的幽静石径上,齐阳龙打趣道:“殿下,你老丈人前脚才走,你后脚就跟上了,可是翁婿二人事先约好的?怎么,要仗着人多势众,给我这老头子一个下马威?”

赵篆一脸无辜道:“齐先生,我要是把这话跟丈人说了,那咱们洞渊阁大学士还不得寝食难安?到时候我媳妇一生气,可就轮到我寝食难安了。”

老人哈哈笑道:“殿下爱江山爱美人,国之幸事。”

两人散步了一盏茶功夫,年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宋堂禄突兀出现在他们面前,赵篆没有多言,直接原路返回,带着那帮意气相投的东宫客人离开齐府,看上去个个乘兴而来乘兴而归。

各自登入马车之前,马车离吴士帧较近的晋兰亭走上前,轻声说道:“士帧,记住,跟你爹说一句,齐大祭酒说了,身子比什么都重要!”

吴士帧一头雾水,疑惑问道:“嗯?三郎这是什么意思?”

晋兰亭没有细说,脸色平静道:“你只管转述,你爹会明白的。”

吴士帧经过提醒后,也知后觉咂摸出其中玄机,脸色沉重起来,压低声音说道:“三郎,这份恩情,吴士帧记下了!”

晋兰亭摆了摆手,走入马车。

坐在故意换了辆素朴马车的车厢中,如今被京城显贵敬称“三郎”的晋兰亭盘膝而坐,伸出双掌,五指轻轻敲击五指,笑意深深。

不知哪位世事洞明的先贤说过,假使把整个天下比喻成一张大网,那些道路皆是网线,那么王朝中枢的太安城就是这张网的起始点,称不称得上一位中枢重臣,不是看什么做官做到了几品,关键就看有没有吐丝编网的能耐。晋兰亭觉得自己已经有这份本事了,因为他可以牵动许多王朝大佬,进而影响到离阳的走势,哪怕现今还是微不足道,但这个路人皆知的态势,不容任何人小觑。

袁庭山的京城之行没有大张旗鼓,就像这次拜访齐府,也是“顺路”搭了太子殿下的车驾,两人同车而坐,赵篆和袁庭山两人一左一右懒洋洋靠着车壁,显然这帮人中,就数他们最投缘。

赵篆笑道:“庭山,为何不让齐先生把话说完?”

袁庭山摸了摸那柄没有悬佩登门的名刀“蛟筋”,眼神复杂。

赵篆闭上眼睛,笑容不减,“其实你将来是做徐骁还是顾剑棠,我都不在意。相比英明神武的父王,我逊色太多,唯独容人一事,我胜出那么一点点。”

袁庭山坐直身子,汗如雨下。

赵篆自言自语道:“浓霜猛于烈阳,可惜乡野老农都懂的浅显道理,结果京城那么多聪明人都不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