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诺香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宋朝探花郎 > 第四二六节 流放之地变了

第四二六节 流放之地变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不用皇帝多作解释吕蒙正也明白皇帝让他写什么,立即写了一封信,就问刘安一句话,挑几个新的流放之地。

皇帝是真火大,你们不是想借打架被贬到外面作官吗?

好,朕就如你们所愿。

信送出去后,寇准说道:“官家,臣以为,倭岛不能是流放之地,倭岛虽然不比占城,但眼下也是好地方。徽州商盟去年送了一千户佃户去,今年杭州商盟、金陵商盟又送了一千七百户,现在这些佃户家家有婢、有仆、有奴。最穷的也有号称三千斤生丝的家底,一般来说,在那里超过一年的,谁家没有万斤生丝的家底都没脸见同乡。”

三千斤生丝,这在大宋其实就是钱。

万斤生丝,放在汴梁也能买个小独院了。

皇帝点了点头,确实是富了。看来倭岛流放是送这些可恶的家伙去享福的,那么什么地方合适,皇帝相信刘安一定有建议。

无论是大宋国土之内,还是大宋国土之外,论地理刘安所知无人能及。

刘安接到信也在抓脑袋。

刘安记得历史书上有写过,四大著名的流放之地。

第一个就是崖州。

这地方有个好名字叫天涯海角,可现在这里有百里盐田,以及万亩晒麻场。这里已经不是人烟稀少的孤岛。

此时虽然不比后世,崖州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地,一年四季有无数人往崖州奔,贵的要死的海鲜与酒店都挡不住人们的狂热。

可现在,也有许多人希望被流放崖州。

崖州作官一年,随便让家人有一点小投资之后,收入朝堂上,刘安的回信终于到了。

吕蒙正接过念道:“第一个,对马岛。位于倭岛与高丽半岛之前,咽喉之地,适合流放人数不超过十人,最高官员上限为正五品。”

这地方,朝堂上有超过七成的官员搞不清。

还是有懂的画了大概的地图,官员们才明白这地方在那里。

吕蒙正继续念:“第二个地点,可流放最高二品重臣。此地名淡马锡,是爪哇语海市的发音,此地为天下海运第一咽喉之地,卡住此地,天下海运便掌控在手。大食、罗马与大宋的海运必经之地,若不从此地过,绕海路两万里。距离崖州约四千五百里。”

“好地方。”皇帝只听到这咽喉之地便喜欢。

掌控海运,就掌握了钱袋子,在那里收税肯定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吕蒙正再念:“官家,第三个地点。崖州东南两千三百里,此地为天然良港,岛内拥有金矿等是大宋金矿总和之十倍,未探路、未占据、未命名。此岛为千岛之中最北大岛,往南千岛中部蒲端国曾派遣使节到过广州,今年定会来汴梁。”

皇帝立即问道:“那么,刘安所说的地方是不是这个蒲端国的国土呢?”

“臣以为不是,去年他们到达广州已报备,他们只占据了数个岛,地图上没有北岛。”

皇帝站了起来:“传朕的旨意,着令韩国公派人探路,派人设港,派人立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